你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发布者:江苏省地理学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3/12/6 阅读:79次 
南师大马勤副教授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马勤副教授关于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Tree mortality during long-term droughts is lower in structurally complex forest stands”为题,2023年11月17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7.7)发表,并入选该杂志的主编亮点推荐。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持续高温干旱事件不断发生,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2012-2016年的美国加州干旱为例,持续的高温干旱导致超过2亿棵树木死亡,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并且极大提高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探明干旱胁迫下树木死亡的驱动因子和时空分布规律,对森林资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针对以上目标,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利用机载激光雷达和多时相高分辨率航拍影像构建了近150万株树木的数据集,对每株树木的树种、冠层结构参数和死亡情况进行了精准识别,并基于该海量数据集系统分析了干旱期间树木死亡率与冠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树木大小(如树高)的增加,干旱期间树木死亡率在不同树种间普遍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规律,这与“树木枯死率与树高线性正相关“的传统认知不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他水热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周围有高大树冠遮荫的树木存活率更高。虽然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光竞争是树木生长的限制因子;但在干旱期间,复杂森林冠层所带来的相互遮荫可以降低由叶片蒸散发所带来的水分丢失,从而提高树木的存活概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管理与保护应充分考虑林分冠层结构的复杂性,由不同物种、年龄组成的复杂森林冠层有助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抵御干旱的能力。此外,本研究也揭示了遥感技术带来的海量数据在森林管理与保护中的巨大潜力,我们应进一步推动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相结合,促进多效益森林管理与保护的发展。

  马勤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中科院植物所苏艳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罗翔中、新泽西理工学院台晓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邱桐、北京大学张尧、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Roger C. Bale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aggi Kelly、植物所刘玲莉和北京大学郭庆华等科研人员参与了本项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南师大人才引进启动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3号
邮编:210008 / 技术支持:025-86882083 / E-mail:jlchen@niglas.ac.cn /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